活動訊息與保險指南
因應新冠肺炎各國央行降息,金管會保險局於5/12宣布提早調降壽險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且繳費3年以下存續期小於6年的新台幣保單責準利率降至零,未來躉繳6年期儲蓄險將於市場上絕跡。
通常你都會衡量過還可以使用的時間及花費的金額,再做出最後決定。而當生活中的一切牽扯到與錢有關的事情,腦海中不自覺就會浮出兩個數字
哪位業務特別會爭取理賠、哪位業務介紹的商品較好、哪位業務比較專業等。或是同樣的險種保單,為什麼每個業務員的說法完全不同?究竟誰才正確?
相信有不少朋友親自驗證過這個數字,但無論用什麼條件計算,實際年化報酬率卻只有2%~2.3%左右,顯然宣告利率≠保單年化報酬率。
沒有人能真正準備好生小孩這件事,在財務上,提前準備是必要的,若能做到充分準備,生活的改變可能甚至不如想像中巨大。
宣告利率商品中,仍保留了確定的一部分(預定利率)作為商品的基本保證,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談利變型商品中”不確定”的那一部分。
據內政部資料統計,台灣人在107年第一胎的生母年齡大約為32歲,生父約為34歲。新手爸媽在初期因為還不習慣花費增加,所以通常會來不及支應,在資金未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常會遇到的問題如下:
兩者的特性如果善加運用,儲蓄險與定存都可以成為理財的好幫手!
儲蓄險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存錢法寶,許多人為了強迫自己存結婚基金、旅遊基金、子女教育基金、退休金等,都會利用儲蓄險以達目的。這樣的規劃雖很常見,不過到底該如何挑選保單,相信大家都有疑惑。
2019年底儲蓄險停售潮沒買到的朋友不要著急,還有一些是沒停售的,Triple-i幫各位整理了還沒停售的儲蓄險
有沒有什麼機制或指標是能讓我們明確檢視這筆錢在存入儲蓄險後的成長速度呢?
最近許多人也都在詢問澳幣儲蓄險的相關訊息,那麼澳幣儲蓄險該注意哪些事情呢?
對於未來的退休養老問題,我們之所以會焦慮,來源於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萬一人還活著,錢沒了,怎麼辦?
TRIPLE-I儲蓄險比較神器透過以「商業模式平台化實現企業與客戶共創價值」為主軸參與此次競賽,並在最終取得佳作
第十年淨報酬:32.31% 第十年IRR:3.10% 第三年保本
不限金額、不限商品、加碼8800點T-point...
最近股市像坐雲霄飛車,有人損失大筆資金,有人藉著這機會大賺一筆,但是以前買儲蓄險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你覺得2%的利率很低,但是10年後呢?十年前,我們嫌3%~4%的儲蓄險,但今日,會後悔當除怎麼沒買呢!
儲蓄險不失為一個累積資產的好方法,解約會賠錢所以你應該不會輕易解,不失為一個強制你存錢的好方法,投保儲蓄險的確可以達成理財目的
面對突然爆發的疫情,準備防疫物資是民眾對抗未來不確性的慣性行為,口罩與酒精往往成為掃貨的第一目標。
活動期間內,刷新光銀行信用卡新增保險費,並完成活動登錄,享加碼送刷卡金
依勞保條例規定,自2008年起民眾可依出生年次計算老年給付請領年齡,明年將提高到63歲。
10萬元勞工紓困貸款何時才能申請呢?自從這波本土疫情來的又快又急後,也導致許多勞工朋友的生計大受影響。
教育部先前已表態將爭取紓困補貼,立院日前也已拍板相關預算,部長潘文忠今天表示,教育部已將整體計畫及所需預算呈報給行政院,近期就會完成預算核定,屆時就能受理紓困申請
往下看更多